爱婴童 > 资讯>正文

【学习】技术人才培养需求融入工匠精力

来源:自媒体

作者:大国人才

2020-05-12 17:44:21  阅读:4508

原标题:【学习】技能人才培养需要融入“工匠精神”

习近平总书记对我国技能选手在第45届世界技能大赛上取得佳绩作出重要指示时强调,要健全技能人才培养、使用、评价、激励制度,大力发展技工教育,大规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加快培养大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要在全社会弘扬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激励广大青年走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如今,面对中国制造转型升级、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建设创新型国家等内在发展要求,弘扬新时代“工匠精神”,尤其是强化技能人才“工匠精神”的培育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新时代“工匠精神”的内涵 :

敬业、精致、创新、报国

新时代“工匠精神”的基本内涵,最重要的包含爱岗敬业的职业精神、精益求精的品质精神、追求卓越的创新精神和技能报国的使命精神等四个方面的内容。其中,爱岗敬业的职业精神是基础,精益求精的品质精神是核心,追求卓越的创新精神是灵魂,技能报国的使命精神是新要求。

爱岗敬业的职业精神。爱岗敬业是“工匠精神”的基础。只有爱岗敬业的人,才会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勤勤恳恳,不断地钻研学习,一丝不苟,才有可能为社会为国家作出应有的贡献。每年评选出的“大国工匠”年度人物,都是爱岗敬业的典范,他们干一行爱一行,爱一行专一行,数十年如一日,凭借专注与坚守,创造出了一个又一个的传奇。因此,爱岗敬业是工匠精神的基础,只有爱岗敬业,脚踏实地地做好平凡的工作,才能成就不平凡的事业。

精益求精的品质精神。质量体现着人类的劳动创造和智慧结晶,体现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中华民族历来重视质量。今天,中国也在逐步的提升产品和服务质量,努力为世界提供更加优良的中国产品、中国服务。党的十九大报告也多次提到质量,指出必须坚持质量第一,建设质量强国。从制造业来看,没有强大的制造业,就没有国家和民族的强盛。精益求精是一种对每件产品、每道工序、每个工艺都凝神聚力、臻于至善、追求极致的职业品质,是“工匠精神”的核心。精益求精是一种执着的追求,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努力把产品的品质从99%,提升到99.9%,再提升到99.99%乃至100%。像“大国工匠”高凤林,在焊接火箭发动机时精确控制到头发丝的五十分之一,被称为“国宝级”顶级技工;“大国工匠”胡双钱,中国大飞机首席钳工,在35年里他加工过数十万个飞机零件,没再次出现过一个次品,被称赞为航空“手艺人”。他们都是精益求精品质精神的践行者。

追求卓越的创新精神。工匠们通过你自己长期以来的实践经验和思考,在原有的发明制品或技艺基础上进行改良式的创造,得到“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技术制品,推陈出新、追求卓越的创新精神是“工匠精神”的灵魂所在,更是新时代背景下赋予工匠精神的新内涵。当今世界的发展潮流,时刻都在激励人们要不断创新,比尔·盖茨说过:微软永远离破产只有18个月。只有创新才能在残酷的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在百舸争流的浪潮中经久不衰。

技能报国的使命精神。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党和国家的重大战略方针,也是我国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指标。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不仅需要强化基础研究、加强应用基础研究、加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倡导创新文化,还要培养造就一大批具有国际水平的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同时也需要一大批实践技能突出、具有娴熟技术、善于解决实际问题的高技能人才。从那些在最基层干起的“专家型”技术工人,到为国家做出卓越贡献的“大国工匠”,他们在一线成就事业、施展才华,用光辉业绩书写人生华章,用行动报效祖国。技能人才是通向制造业强国的阶梯,技能报国的使命精神是新时代赋予“工匠精神”的新要求。

技能人才“工匠精神”培育的时代诉求

为中国制造转型升级夯实人才基础。《中国制造2025》中强调“坚持把人才作为建设制造强国的根本,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选人、用人、育人机制,加快培养制造业发展急需的专业方面技术人才、经营管理人才、技能人才。”长期以来我国制造业发展面临的瓶颈与困难,很大程度上和技能人才匮乏有关。我国技能人才特别是高技能人才面临着十分短缺的情况,但技工求人倍率近些年一直维持在 1.5 以上,高技能人才求人倍率维持在 2 以上的水平。在制造业转型升级背景下,中国要实现2025 战略目标,实现由制造大国到制造强国的转变,需要注重对“工匠精神”的培育,大力培养支撑中国制造、中国创造的技术技能人才队伍, 为发展先进制造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为高品质生活提供保障。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发生了深刻变化,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慢慢的变成了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我国公民已经具备了高品质消费的愿望,但国内产品质量仍难以满足人们的这种需要。“工匠精神”是以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等为内涵的职业精神,体现了生产者对高品质产品的追求,应以“工匠精神”推动供给侧改革,以高质量产品满足人们对高品质生活的需要。

技能人才“工匠精神”协同培育的路径

制造强国离不开“工匠精神”支撑,需要政府、职业院校、企业、社会等充分的发挥各自优势,协同发展,共同承担技能人才培育使命,促进“中国制造”迈向“中国智造”。

政府层面:完善市场管理制度,发挥组织协调作用

“工匠精神”的塑造非“一日之功”,政府在“工匠精神”培育方面起着协调、统领的作用,要做好顶层制度设计。一方面,要完善法律和法规,强化质量监管。目前在我国市场领域还充斥着大量的粗制滥造、假冒伪劣、山寨产品,“劣币驱逐良币”现象依然存在,极大损害了辛勤付出的工匠们的积极性和信心。因此,政府应不断完善市场法律制度建设,制定严格的产品质量标准,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强化市场监管,净化市场风气,让追求卓越的企业拥有更广阔的市场前景,让精益求精的工匠获得应有的回报,夯实“工匠精神”培育的市场基础。另一方面,要做好统筹协调工作。从顶层设计上,做好技能人才培育、使用、激励、评价等体制机制的框架设计,以重大人才工程引领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以完善制度来树立和倡导弘扬“工匠精神”的社会氛围,并统领教育领域、生产领域和舆论导向的全链条部署,实现对“工匠精神”的学校、企业、社会一体化、全链条培育,保障“工匠精神”培育的完整性。

学校层面:发挥职业院校教育职能,为培育“工匠精神”提供主阵地

《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提出,“把发展高等职业教育作为优化高等教育结构和培养大国工匠、能工巧匠的重要方式。”职业院校是培养技能型人才的主阵地,应该承担起培养“大国工匠”和培育“工匠精神”的重要责任。一是强化培育意识。《国家职业技能标准编制技术规程》已将工匠精神和敬业精神内涵融入国家职业技能标准,作为职业道德要求的重要内容。职业院校要强化对培育“工匠精神”的认识,从立德树人、培养大国工匠后备人才、建设制造强国的高度,将“工匠精神”培育作为自身的神圣使命,自觉引导学生专业成才与精神成人。二是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在对学生培养的过程中,把职业道德教育置于首要位置,是塑造“工匠精神”的重要举措。将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融入理论学习与专业技能学习过程中,做好在校职业道德教育培养与工作岗位中具体的职业道德标准相对接,增强职业道德培养的针对性,这样不但可以解除职业道德培养的瓶颈,还能帮助未来的产业工人队伍形成稳定的职业价值百科观。三是开展实践教育。高职院校要格外的重视实践体验,加强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利用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让学生在企业生产一线的实际操作过程中得到历练,培养耐心、专研、对工作认真负责的态度,近距离感受工匠师傅追求卓越、精益求精的职业素养。

企业层面:加强政策执行力度,将培育“工匠精神”落到实处

《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方案》提出,“用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百科观引领产业工人,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企业需要努力提升“工匠精神”培育的物质基础,积极营造重视“工匠精神”的企业文化。一方面,提升“工匠精神”培育的物质基础。中办、国办印发《关于提高技术工人待遇的意见》强调,“实现技高者多得、多劳者多得,大力提高高技能领军人才待遇水平,实施工资激励计划、提高技术工人收入水平。”要在全社会弘扬及培育“工匠精神”,就需要企业深入贯彻落实上述文件精神,提升“工匠精神”培育的物质基础,改善考核模式,推进经济收入二次分配制度,使其向技能型人才倾斜,提升其待遇与社会地位。另一方面,积极营造重视“工匠精神”的企业文化。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的灵魂所在,优秀的企业文化不但可以影响人、鼓舞人,还能够塑造人。弘扬和培育“工匠精神”在企业中不能仅仅成为一句标语,应将追求卓越、精益求精、技能报国等精神内涵融入到企业文化建设发展当中,在使命、愿景、核心价值百科观、企业精神等方面突出体现。让“工匠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在工作中完成由工到匠的转变。

社会层面:加强宣传引导,为培育“工匠精神”提供良好氛围

一是转变社会就业观念。古代“士农工商”的身份排名影响深远,直到今天,在很多人眼里工匠的社会地位并没有显著的提高,并且轻视职业教育、技能工人的现象依然存在。反观其他制造业强国,技术型人才不仅拥有较高的收入,同样受到大众的尊重。《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强调,“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是两种不同教育类型,具有同等重要地位。”在全社会形成尊重工匠、崇尚“工匠精神”的氛围,需要人们从根本上改变对工匠社会地位的传统认知,树立职业平等的价值百科理念,让技术工匠获得职业认同,拥有职业自豪感。二是做好舆论引导和宣传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要通过电视、报纸、网络等多种媒体途径,加深人们对新时代“工匠精神”的理解和认识,生动讲述“大国工匠”的先进事迹,将他们用实际行动践行“工匠精神”的内涵宣传好,让群众感受到他们追求卓越的奉献精神,让“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成为时代风尚。

(作者单位:武汉理工大学法学与人文社会学院)

来源: 《中国人才》2020年第5期

责任编辑:

“如果发现本网站发布的资讯影响到您的版权,可以联系本站!同时欢迎来本站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