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正在看让·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导论》,里面提出了关于人类寿命的合理性,强调了很多关于生物逻辑和社会逻辑之间的重合,我对此感想颇多。
跟着社会的发展,环境问题也日益严峻,环境污染极度影响着人类的身体健康。但同时,医疗水平也发展迅速,各种各样的药物开始进行研究、投入到正常的使用中。所以人类的寿命并没有受到严重地影响,甚至还隐隐有上升趋势。
在全球范围内,很多国家都进入了老龄化社会。
研究表明,全国总人数的7%都在六十五岁以上,就代表这个国家已确定进入了老龄化社会,我国在1999年就达到了该标准。
人口老龄化使得当代年轻人承担了很多压力,特别是那些家中有着多个老人的家庭,请保姆照顾又不放心,自己照顾也需要花费太多的时间和精力,在经济上也会有很大负担。
那么,一个人要活到多少岁才算合适呢?
人类的最佳寿命
发展心理学家让·皮亚杰(Jean Piaget)曾做过有关人类最理想寿命长度的调查研究,他认为一个人最适合的寿命长度处于七十岁到八十岁之间。
说的具体一些,就是处于这个年龄阶段的老人身体都比较健康,不会总需要家里人照顾,且这个年龄段的老人神志比较清醒,往往不会出现健忘等情况,生活可完全自理,所以也不必送到养老院。
这的确减少了年轻人身上的很多负担,也不会出现年轻人需要工作但同时还要兼顾照顾老人生活的情况,一般人真的没办法做到这点,毕竟每个人的时间精力都是有限的,长时间处于高度紧张的状态很容易使人产生焦虑感。
在什么年龄段选择退休最合适
人这一生会经过很多阶段。从年少懵懂变得圆滑成熟,在这个成长的过程中,我们的生理和心理都会产生巨大的变化。人们的阅历跟着时间的增加愈加丰富,可与之相对的,人们学习过的知识会因年龄的增加渐渐衰退。
在这个社会,年龄大的人对于新事物的学习往往非常吃力,无法专心研究新技术。
这样一个时间段,人就该退休了,特别是老年人,六十岁左右就应该退休了,因为这个阶段,人对于事物的学习能力已达到了极限,无法接受现代社会的生活方式。退休成为了更合适的选择。
顺应规律
尽管让·皮诺在发展心理学的角度对人类最佳寿命提出了观点,但事实上,并非每个人的寿命长度都和他的预测一致,生活里有太多的不确定因素了,我们总会遇到一些意外。
例如,突然到访的疾病又或者摔倒伤到了筋骨等等。
当然,也有些老人可能会因长期锻炼身体、注重饮食,身体比较强健,那么他的寿命自然会延长。
人格的发展包含了机体成熟、自我成长和社会关系建立的三个历程。这三个过程,不仅促进着人格全面发展,也维护着个体的心理均衡。而已经超过70岁的老人,会经历机体成熟的必经之路——心理衰老,在某些特定的程度下,心理衰老代表一个人真的老了。甚至还有学者,把心理衰老比作死亡的“催化剂”。
到了七十岁,身体机能渐渐衰弱,细胞老化,即便平时身体硬朗也难免会遭受疾病的困扰。一些老人在六十岁左右时就会患上一些常见的老年疾病,比如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但这些疾病还在接受范围之内,都是属于通过医疗手段能够直接进行控制的疾病。
有些时候,猝不及防来到的疾病往往更让人手足无措。比如脑出血。这种时候,请接受这个现实,毕竟人的寿命都是有限的,它不会因你的主观意识延长。
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如果你强行延长了老人的寿命,或许你的内心得到了安慰,可是对于老人而言呢?这段强行延长的寿命不过是对痛苦的延长而已。
我们作为家属应该保持冷静,不要太抗拒正常的生老病死,要正确看待死亡,顺应规律。在家里老人仅剩的时光里多陪伴他,珍惜这最后一段的时光,才是明确之举。
同时我们也不应该有意识地回避死亡这个话题,探讨死亡,正面死亡,我们才能更准确地认识死亡,并珍惜身边的人。
- The End -
作者 | 神奇小小
第一心理主笔团 | 一群喜欢仰望星空的年轻人
参考资料:《genetic epistemology》